采購成本就像是一座冰山,我們所能看見的,僅僅是冰山所呈現出來的一角。露出的冰山一角,典型的代表了搜尋和采購的單價,既采購的取得成本。我把這部分成本定義為采購成本的第一度空間。通俗的說:“就是圍繞著搜尋、擁有和取得產品與服務,我們必須付出的成本。舉一個例子:我在文具店買了支筆,單價是10塊錢。也就是說我給文具店老板10塊錢他才能讓我拿走筆。但我付出了的成本并不只是10塊錢。那僅僅是單價!而不是全部成本。
如 果我是開公司的車去的,使用不是成本嗎?如果我走路去買的,時間不是成本嗎?如果我報銷?填報銷單及審批不是成本嗎?如果我要送到實驗部門去,沒有物流成 本嗎?這些采購管理費用和物流成本,相當于我們擁有它的所有權所要付出的成本,是采購所有權成本,我把這部分成本定義為采購成本的第二度空間。
采購取得成本與采購所有權成本,是我們比較敏感的。但往往我們對庫存、安裝、配件、維修、保養(yǎng)和使用成本等所有權后成本容易忽略。這相當于我們擁有它的所有權之后要付出的成本,是采購所有權后成本,我把這部分成本定義為采購成本的第三度空間。
采購成本的構成實際上包括:取得成本、所有權成本、所有權后成本。
|